第一届中国-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,吸引了53个非洲国家、1600余名外宾,3500余名境内外参展商、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参会参展,观展人数突破10万人次。
2019年6月27日,第一届中国-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。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
根据组委会的通报,本届博览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,聚焦贸易、农业、合作园区、基础设施及投融资等领域,举办了14场活动和1场展览展示。博览会期间,一批实实在在的经贸成果落地,签署了84项合作文件,总额208亿美元。
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,是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对非合作“八大行动”的第一大行动,是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。
6月26日,为迎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,主题为“结伴而行·筑梦未来”的焰火表演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举行。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
为配合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成功举办,湖南省外宣办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推出视频——《中非命运共同体下的湘非情缘》,以《国家相册》的视角、新闻纪录的形式,分为“中非命运共同体 互利共赢”“中非世代友好 患难与共”“中非团结一心 同舟共济”三个篇章,讲述了中非世代友好、患难与共的情谊。
“湖南是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的家乡,数不清的非洲人民深深爱戴着毛主席。他们没有忘记,在中国还不富裕的年代,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就克服困难支持非洲。”
6月28日至6月29日,位于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展厅面向公众开放,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。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
湖南有着深厚的非洲情结,湘非交流合作源远流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与非洲的友好交往中,总少不了湖南人的身影。从毛主席提出“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,也要帮你们修坦赞铁路”,到埃博拉肆虐时湖南组织中国首批救治专家组赶赴非洲,再到以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为代表的团队在非洲大地推广杂交水稻技术……一个个生动的故事,无一不讲述了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实际行动中的“湘非情缘”。
伴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举办以“合作共赢,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”为主题的中非经贸博览会,不仅继承自中非深厚的历史革命情谊,更植根于中非追求“中国梦”与“非洲梦”理想的现实。
2019年2月14日,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站,乘客在列车抵达后陆续出站。新华社记者吕帅摄
正如视频中所表述的,“中国与非洲,从官方到民间,从经贸到人文,从科技到环保,从反恐到维和,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。中国在对非合作的道路上,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,同非洲各国携手前进。”
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丰硕的成果、积极的进展表明,这个“新平台”因应了新时代中非经贸发展的新趋势、新特点以及新需求,将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向“更高水平、更高质量”迈进。
2014年8月17日,中国援助塞拉利昂临床医疗专家组抵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。根据中国国家卫计委统一部署,这批专家组由湖南省派出。新华社发
湖南,作为中国加强对非经贸合作的重要一极,梦想的种子在湘非情缘的浇灌下,再一次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。